在安全防范體系的構建中,周界報警作為第一道防線,其性能優劣直接關乎區域安全。國標 GB 55029-2022《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規范》要求科學配置實體防護、入侵探測、視頻監控等設施,確保周界防護無死角,從源頭減少誤報漏報的可能性。
廣拓全新一代L7 超陣列電磁感知系統深度融合電磁感知與動態 AI 算法,通過環境學習,建立背景信號模型,提取真實入侵信號特征,采用陣列式信號,且頻率可調整,實現 “干擾自動過濾 + 入侵精準定位” 的閉環。能夠精準檢測入侵行為,屏蔽干擾。這種 “會思考的周界” 徹底打破傳統技術 “人工調參 - 反復誤報” 的死循環。
傳統入侵探測設備無法全面識別攀爬、翻越、挖洞、鑿墻等入侵方式,造成漏報。廣拓L7創新采用三維立體電磁場防護架構,突破傳統防護局限,可精準探測以上行為,讓入侵者無處可入,無機可乘,從源頭避免漏報,能夠實現無死角立體防護。
L7超陣列電磁感知系統——3D立體防護

L7無懼多場景下的重重干擾,實現極低漏誤報
1.惡劣天氣干擾
風、雨、陽光通過干擾設備信號傳輸(如紅外、激光被遮擋 / 散射 )、改變設備工作環境、制造雜波干擾,影響各類周界防范設備的監測準確性,成為誤漏報的重要誘因。
傳統入侵探測設備在風雨等惡劣天氣下極易因環境干擾產生誤報。L7創新性地采用智能環境自適應技術,實現精準探測,抑制誤報:
- 動態閾值智能調節系統實時分析環境參數(風、雨、雪、冰雹等),自動優化報警閾值;
- 持續自學習算法不斷優化探測參數,確保系統隨環境變化自主調整。

案例證明(暴雨):在某監管場所長達半年的實地應用中,L7僅出現1次誤報,誤報率低至0.4%,期間經歷夏季大暴雨,充分證明了系統的長期運行可靠性。

案例證明(積雪低溫):在連續6天-30℃極寒環境下,5cm至70cm積雪條件下,人員入侵測試全部觸發報警,漏報率0%;34次報警零誤報,視頻記錄驗證系統可靠性。
2.動物闖入干擾
小動物(如鳥類、鼠類、小貓小狗等)通過物理遮擋(紅外、激光對射) ,外力沖擊改變對周界防范狀態,核心是、干擾信號傳輸,使設備誤判,導致系統頻繁誤警。
廣拓全新一代L7采用多特征檢測技術,通過分析近場電磁散射特性,智能識別目標特征。建立人體與動物的特征圖譜,智能區分人與小動物活動,有效避免誤報,提升報警準確性。
測試證明:人與動物經過,動物闖入不報警,人行走,跳躍,奔跑均被識別。


3.車輛振動干擾
大型車輛經過會引起信號干擾,可能導致振動光纖誤報。L7融合電磁感知與動態AI算法,部署時通過環境學習采集車輛低頻振動波,構建高精度電磁環境模型。動態AI算法持續學習,實時分析信號差異,依據預設規則與歷史數據,快速過濾車輛振動干擾信號,有效避免大型車輛經過引發的誤報。
4.復雜地形干擾
山地地形的高低落差和遮擋物會阻礙信號傳播(如雷達波反射),沙土環境揚塵則干擾光學/電磁監測,兩者均會降低準確性,增加誤報漏報風險。
L7采用全地形適應性設計,支持土壤、瀝青、磚石等多種介質埋設,不受極端溫度(-30℃~70℃)和復雜地形影響。

案例證明(全國多地區):L7在全國多個典型地理區域進行測試,氣候差異大,地形各異,天氣多變,其中包括華南地區(福建)、華北平原(山東)、西北地區(內蒙古)、西北干旱區(新疆)、東部季風區(安徽),整體漏報率為0%,系統平均誤報率為0.85%;



5.植被遮蓋干擾
茂密草叢、灌木或藤蔓接觸探測器時會被誤判為入侵行為,同時植被生長會遮擋探測信號路徑(紅外對射、激光對射),導致系統誤報或漏報。
L7具備智能環境學習能力,可自動采集背景信號并動態生成報警閾值,實時適應植被生長、土壤濕度等環境變化。
案例證明(草叢生長):某單位,在設備剛安裝調試的時候綠植被鏟平,測試完成并自動生成報警閾值。1年后,綠植已經近1m高,借助自動更新報警閾值,測試時仍然可以準確報警無誤報、漏報。
硬核科技真實守護
0漏報 低于1%誤報,適配多種地質和環境
從臺風暴雨到雪域的極寒環境,廣拓L7電磁感知電纜踐行技術創新的價值,解決了實際場景中的漏誤報真實痛點。
廣拓采用大量測試驗證了技術的應用效果,測試環境包括井蓋、消防水池、樹木、河流等常見因素,綜合統計漏報率為0,誤報率低至1%以下,報警準確率達99%以上。
廣拓全新一代L7電磁感知電纜再次體現了真正的硬科技,在最惡劣的環境里保持穩定,在最關鍵的時刻絕不失語。這不是一次簡單的產品迭代,而是一場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安防革命——讓技術創新回歸本質,用可靠性能說話。

L7超陣列電磁感知